close


異裂 The Glass是驚心動魄系列作第三集。第一集驚心動魄,講述在幾場災難中唯一的倖存者大衛,被一位名為伊利亞的脆弱男子認為是英雄的誕生。兩位在故事中尋找自我定位的一部犯罪電影。第二集分裂,一位名為凱文的男子,由於童年的創傷,發展出24個人格。綁架並殺害女性的驚悚片。第三集異裂,則是延續前兩集的故事線,讓三人在本集相遇並有所交鋒。大衛在知道自身有發現犯人的能力之後,開始隱藏自己進入人群,並透過兒子的情報能力知道犯案地點來打擊犯罪。某天在大街上撞上凱文而得知凱文綁架一群高中學生。大衛進入磚瓦廠拯救學生的過程與凱文發生打鬥。兩人在打鬥時被警員以強光壓制逮捕。而後被送進精神疾病中心醫治。在中心兩人遇到一位高智商但身體及其脆弱的伊利亞,於是三個人開始各自的行動....

「異裂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據CinemaScore調查,觀眾的評價在A+至F間平均落於「B」,這低於《分裂》的「B+」,但高於《驚心動魄》的「C」。在我心目中的排名也是如此。我看過的作品驚心動魄、分裂、異裂、以及成名作靈異第六感似乎步調都非常緩慢,而且喜歡在最後一幕來個回馬槍。利用「結局」力挽狂瀾,但能不能救起整部電影卻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
「驚心動魄」的圖片搜尋結果 「分裂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我覺得驚心動魄以及靈異第六感幾乎是結局救了整部片。分裂主要讓人震撼的地方在於人格之間的轉換非常細膩,根本不需要甚麼反轉結局,最多就是尾巴提一下玻璃先生讓觀眾知道「是同一個宇宙」或者「喔~有續集」就可以了。而異裂的結局雖然不算震撼,但這樣的結局也算是能被接受的。談一下結局吧,最後伊利亞被凱文所殺,凱文被三葉草組織的人槍殺,大衛被三葉草組織的人溺死。而那位心理醫師也是該組織成員,她在最後承認其實她是相信他們的理論的。而三葉草存在的意義,就是不讓英雄或是反派崛起,只為保持平衡,這應該也是為甚麼要以三葉草為LOGO的原因吧?在三位自命不凡的人去世之後,他們的家人發現監視器影像已經流傳出去,這是伊利亞所希望的,只為了喚醒更多不凡之人。而打從驚心動魄開始,我個人就覺得這一系列電影與其說包含英雄元素,到不如說是尋找自我的定位。從第一部大衛懷疑自己是否不受傷害想了整部片,到第三部後期凱文其他人格質疑:野獸是否並非想像中的強大。都是在思考自己的定位又或者說是存在的價值。也因為上述性質讓電影看起來沉悶許多。

 

最後再提一提我不喜歡的原因:

1.或許凱西·庫克在被綁架之後真的因為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」愛上凱文,但在電影以家屬的腳色出現看起來真的很刻意。

2.大衛不熟悉水性我們都清楚,但可以敲水塔脫困卻不能從水窪爬起來有點瞧不起觀眾智商...

3.雖然知道不是爽片,但真的滿沉悶的,我在戲院真的有好幾次坐不住。

 

幾本上就是這樣,如果不是因為看過分裂,我根本不會去看驚心動魄和異裂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亞明 的頭像
    亞明

    所以我說那顆彩蛋呢?

    亞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